宁夏“红色名片”——枸杞的两次重生

2023年,宁夏新种植枸杞1.2万亩,保有面积32.5万亩,鲜枸杞产量32万吨,精深加工产品有十大类110余种,全产业链年综合产值预计达290亿元。如今这么辉煌的宁夏枸杞在上世纪7 80年代却遭受过两次重大危创。

20世纪70年代,由于枸杞栽培技艺落后,枸杞的产量低、果实小,小颗粒枸杞市场价值太低,导致每亩枸杞的利润微薄,90%以上种枸杞的杞农不挣钱亏本,为了维持生计,开始大面积挖毁枸杞改种其他作物,宁夏枸杞产业陷入危机。

枸杞之父胡忠庆开始寻找原因:优良品种少、枸杞种植技术差距大,之后起草了《振兴宁夏枸杞的方案》,申报给农业局。之后的日子里,他一面进行枸杞生产的技术推广工作,一面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各项枸杞实验研究工作。曾一度创出了当时宁夏乃至全国栽植枸杞当年的最高亩产记录,也创出了种植枸杞亩收入的最高记录,这些技术带来的高效益又重新点燃了杞农发展枸杞的积极性。

到了80年代,枸杞的产量提了上来,但由于老的一套制作技艺制干的枸杞红果率较低,一些不良商家又开始用硫磺熏制枸杞,硫熏的枸杞颜色更鲜艳好看,但是对人体却是百害而无一利,遭到了消费者的抵制和媒体的关注,宁夏枸杞的名声岌岌可危。胡忠庆深知要从源头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想办法提高枸杞的红果率,他从传统中医炮制药材中得到启发,发明出无硫熏枸杞制作技艺,不用硫磺也能使枸杞的红果率达到九成。这次,他依然选择无偿将这套技艺传授给无数杞农,再次挽救宁夏枸杞于水火。

几十年来,胡忠庆凭借着对枸杞事业的热爱和坚定的信念,攻克了一项项难题,创造了一个个奇迹,同时也荣获了枸杞突出贡献人物、国务院特殊津贴、宁夏枸杞传统栽培技艺非遗传承人……是当之无愧的“枸杞之父”!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